创源大讲堂——混合试验的原理、应用及发展

2018-04-17 22:35:29 来源:463永利官网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2018年4月16日下午14:30,由研究生院主办,463永利官网、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463永利官网桥梁工程系承办的“创源大讲堂”研究生学术系列讲座在我们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红楼218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王涛研究员,专题为“关于混合试验的几点思考:混合试验的原理、应用及发展”。讲座由463永利官网赵灿晖教授主持,多位学院教师与研究生参加。

讲座开始前,赵灿晖教授首先对王涛研究员作了简单介绍,并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王涛研究员在本次讲座中主要针对课题组近15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讲述了主从式、分离模型式、对等子结构混合试验的原理与应用。他首先指出当前工程结构的“大型化”与“复杂化”,抗震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是现有研究技术手段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拟静力试验加载路径单一而振动台试验的模型比例过小,数值模拟中本构模型也需要试验来进行标定,而混合试验系统却可以充分发挥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的优势。接下来王涛研究员从子结构混合试验理论(数物协同问题与边界协调问题)、子结构混合试验平台(动静分离模型与对等子结构)、子结构混合试验应用(隔震结构碰撞试验、SRC结构地震相应模拟、钢结构倒塌模拟)三个方面对子结构混合试验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其科研成果,王涛研究员将之总结为三个试验系统框架(主从结构、分离模型、对等子结构混合试验系统),三种边界协调方法(拟牛顿法、重叠领域概念、非线性多自由度边界控制),一个原则(划分子结构原则——整体与局部响应相结合)。最后,王涛研究员还提到基于性态地震工程的新需求:解决不同性质多物理域的耦合协调、不同物理场的动力仿真、复杂结构边界条件的准确再现、瞬变物理场的动力仿真、多动力系统的同步、灾情的快速获取与评估。他希望大家可以针对这些工程领域的新需求开展更多的研究。

在提问环节,参会的老师与学生主要针对混合试验的原理与方法同王涛研究员展开讨论。最后,老师与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王涛研究员为大家带来的一场理论性十足的学术盛宴。至此,讲座结束。

主讲人王涛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刘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和参加了十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其中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是中国地震局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程力学》杂志编委。获得第十二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入选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人才百人计划,获得2017年地震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个人。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文字:冯超 摄影:冯超 编辑:袁胜祥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