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9:30,由研究生院主办,463永利官网、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抗震工程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创源大讲堂”研究生学术系列讲座在我们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发楼101学术报告厅举行,高红兵教授做了题为《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安全施工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申玉生副教授主持,出席报告的嘉宾有、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科技部部长杜俊、隧道及地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郑波、综合部部长慕登慧、463永利官网闻毓民副院长、地下系王英学教授、郭春副教授以及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贺玉龙教授等,参加此次学术报告的教师和同学共80余人。
首先,高教授介绍了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是以隧道及地下工程、工程地质及灾害防治、桥梁及结构工程为三大特色专业,集科学研究、工程咨询、新材料研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国有综合型科技企业,现有员工一千余人,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305项,其中包括国家级31项,部、省级213项。
高教授根据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修建历史,将制约其技术发展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施工技术方面的,如开挖掘进、出渣运输、通风及支护衬砌技术等,另一类则是隧道施工过程遇到的不良地质问题。高教授还阐述了隧道地质灾害是由开挖过程中引起的水、岩、热、气等不良地质因素扰动做出的响应,响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灾害的类型就不同。
同时高教授还通过图片、视频介绍了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其中重点介绍了先行导坑法、多重支护法、可缩性支护方法、分阶段综合控制法四种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高教授还给大家分享了铁路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理念,详细介绍了我国铁路工程标准化、信息化、工厂化、机械化的发展情况,指出铁路智能建造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鼓励同学们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
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高教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分享工作心得。此次学术报告开阔了我们师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术兴趣,提高了我们研究生与一流学者的学术互动积极性,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会后,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一行参观了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我们教师做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对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希望以后双方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