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保护出谋,抗震防灾划策”——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在蓉成功召开

2018-05-01 15:32:52 来源:463永利官网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总结文化遗产抗震保护的经验与教训,保护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实践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2018年4月28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四川省文物局主办,永利463官网、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世界遗产工作委员会、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的“文化遗产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意大利、日本、尼泊尔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蓉城,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和防灾减灾的相关问题,并讨论跨国界、跨地域、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以期待有效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我们师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

受邀专家学者合影

首先,进行的是论坛的开幕式,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詹长法、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进、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张文宜、西藏大学工学院王鹰院长、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赵兵院长、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伟民应邀出席并致辞。之后,在詹长法先生的主持下,多位受邀嘉宾为“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共同宣布致力于推动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揭牌仪式

在开幕式结束后,论坛进入了受邀嘉宾主题演讲环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秘书长詹长法先生、尼泊尔国家考古局世界遗产保护中心主任Suresh Suras SHRESTHA教授、日本国立文化财机构冈田健先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Maurizio MERIGGI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及国家外专局引智专家谷口元教授、永利463官网建筑与设计学院刘弘涛老师、463永利官网潘毅老师分别结合各国在文化遗产地震风险对策、预防性保护、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灾后文化遗产抢救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我们建工系潘毅老师以“汶川地震十年我国遗产建筑的震害分析与保护对策”为题,从亲历的汶川、芦山和尼泊尔地震中遗产建筑的震害调查与分析开始,就结构抗震机理、结构破坏状态评估、结构抗震保护对策等几个方面,结合西部地区的地震特点,系统介绍了团队汶川地震十年来,在文化遗产建筑抗震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遗产建筑的抗震创新性研究进行了展望。潘老师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赞赏。

詹长法先生演讲

Suresh Suras SHRESTHA教授演讲

冈田健先生演讲

Maurizio Meriggi教授演讲

刘弘涛老师演讲

李晓武先生演讲

谷口元教授演讲

潘毅老师演讲

论坛最后,华侨大学董靓教授主持讨论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就文化遗产防灾减灾、遗产建筑保护、文化景观等领域,积极发言研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出谋划策。在全球地震频发的背景下,跨国界、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论坛有助于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相关领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提供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以期实现“文物保护全民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

研讨环节

文物保护工作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此次会议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成都市文物局、四川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防灾减灾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木结构古建筑安全评估与灾害风险控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多家单位的支持。新华社、华西都市报、四川画报等多家媒体单位进行报道。

文字:雷飞亚 摄影:雷飞亚 编辑:袁胜祥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