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增进桥梁学科与国际桥梁前沿研究的紧密联系,桥梁工程系张清华和卜一之教授带队,博士生张家瑞、李俊、贾东林等共5人分别参加了第9届ISSB国际钢桥学术会议和第40届IABSE国际桥梁学术会议,并访问了南特中央理工学院。我系共录用论文5篇,作学术报告多场,会议期间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部分国外科研院所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第9届ISSB国际钢桥学术会议由欧洲钢结构协会主办,捷克钢结构协会承办,于2018年9月10至11日在布拉格隆重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的约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国际钢桥会议旨在促进钢桥设计、制造、施工、管养、加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在国际钢桥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博士生李俊作了题为《Fatigue failure modes and fatigue resistanc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system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的学术报告,介绍了高性能桥梁研究团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失效模式和疲劳抗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强烈的反响,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桥梁工程系师生参加第9届ISSB国际钢桥学术会议

博士生李俊做学术报告
IABSE国际桥梁学术会议由国际桥协每年举办一次,本届为第40届,大会主题为“Tomorrow's Megastructures”,旨在依据现有经验探讨巨型结构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结构在施工、养护和性能升级方面的技术创新。近50多个国家的约6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盛况空前。国内包括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兄弟院校和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在内的10余家单位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来自20多个国家团组的63位常务委员就国际桥协主席进行了无记名投票选举,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从三位竞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协会近90年历史上首位担任主席职务的中国学者。会上桥梁工程系与会代表做了多场学术报告:博士生张家瑞做了题为《Effect of the valley slope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deep water rigid-frame bridge》的学术报告;博士生李俊做了题为《Fatigue performance of rib-to-deck joint in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 with new type of both-side fillet welded joints》的学术报告;博士生贾东林做了题为《An analytical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Perfobond Leisten shear connector group under cyclic loading》的学术报告。报告分别介绍了桥梁工程系在深水大跨桥梁和高性能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浓厚兴趣,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桥梁工程系师生参加IABSE国际桥梁学术会议

博士生张家瑞做学术报告

博士生李俊做学术报告

博士生贾东林做学术报告


会议期间与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南特中央理工学院(Ecole Centrale de Nantes)成立于1919年,是法国五所中央理工联合体之一,法国最好的工程师大学之一,被誉为“法国社会精英的摇篮”,是“中法4+4”项目成员,与我们具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张清华和卜一之教授带队访问南特中央理工学院,与Fauchille教授、Panos教授和尹振宇教授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以及工程应用前景,并就研究生科研组织、创新能力培养、联合培养机制等事宜进行了讨论,旨在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为下一步学生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桥梁工程系一行与南特中央理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是463永利官网“创一流”学科和促进学科影响力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土木学院创一流示范性改革的关键时刻,在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平台上充分展示我们在桥梁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国际同行共享研究经验、进行深入探讨和思维碰撞,对于深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争创学科国际一流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刘川昆
来源:46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