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源大讲堂—基于机制砂的混凝土理念与技术创新

2019-05-27 15:40:41 来源:研究生新闻中心 蒋新政 图文:郭晓晗 分类:学院新闻 阅读量:

5月24日,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来我们进行学术交流。宋少民教授长期从事高品质混凝土骨料、新型矿物掺和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理论与实践研究,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机制砂与石粉等领域具有行业影响力。上午十点,在逸夫馆4404A教室,宋教授以“基于机制砂的混凝土理念与技术创新”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前沿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建筑材料教研室李固华教授主持,参与人员包括463永利官网崔圣爱教授、李福海高级工程师、李茂红高级工程师、陈昭博士、中铁二局王佩勋主任以及463永利官网研究生。

1_副本.jpg

宋少民教授正在讲解

首先,宋教授由河沙资源紧缺及生态环境恶化引出机制砂石工业和科学体系发展的必要性,并指出机制骨料产业的发展方向,让大家对机制砂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宋教授对骨料和机制砂理念及技术创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强调了高品质骨料质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试验得到了不同强度岩石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规律,创造性地提出采用比粒度、分计筛余等新概念控制机制砂的细度和级配,并阐明了大胶凝材料概念,提出固体废弃物微分是现代胶凝材料组分之一的绿色发展新思想。最后,宋教授对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并借用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的话鼓励在场学子面对复杂多样的现代混凝土工程实际,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

2_副本.jpg

讲座结束后,李固华教授对宋教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勉励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在科研中要保持高度的钻研精神,重视新方法、新思维、新理念。会后宋少民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就基于机制砂石的混凝土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大家无不受益匪浅。最后感谢宋教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

3_副本.jpg

李固华教授总结发言

附:宋少民,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永利463官网兼职教授,1988年7月武汉工业大学获本科学位,1988年-1991年任石家庄水泥制品厂技术员、团委书记,1994年-1998年任石家庄铁道学院建材实验室主任,2000年武汉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任石家庄铁道学院材料系主任,2006年—2010年北京建筑大学土建交通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高品质混凝土骨料、新型矿物掺和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理论与实践,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项。现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分会理事、固体废弃物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委员、再生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副主任。

463永利官网官方微信.jpg

来源:研究生新闻中心 蒋新政 图文:郭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