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19日,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主席(欧洲区)、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李春林(Charlie Chunlin Li)到访我们并开展学术交流,山东科技大学赵同彬教授陪同到访。
7月18日,我们仇文革教授团队与李春林院士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首先,仇文革教授对李院士和赵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团队这几年的科研成果和研发产品。李院士充分肯定了将能量原理引入隧道支护结构的理念,并对应用于隧道的掌子面地质信息系统和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全息变形监测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建议对部分产品推出英文版,有意协助将部分产品推向欧洲,或参与部分欧洲技术标准的研讨。
下午,李春林院士在隧道楼101会议室为我们师生做了“岩体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的学术讲座,分别从岩体破坏模式、实验室演示锚杆的锚固作用、锚杆-岩石耦合模型、岩体支护基本原理、吸能(高强屈服)锚杆、欧洲隧道岩体支护屈服构件、岩体支护案例等方面,系统讲述了他在岩体锚杆支护理论和岩爆支护创新技术等方面的学术贡献。与会人员围绕相关学术问题与李春林院士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交流。

7月19日,李春林院士一行参观了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工程实验室。李院士对我们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表示称赞,并与仇文革教授就相关试验进行了探讨。

李春林院士在国际岩石力学界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担任2020年欧洲岩石力学会议(EUROCK 2020)主席,借此来访机会,诚邀我们同行参加此次会议(http://eurock2020.com),以及作为本次会议论文同行评议专家。李院士的来访加深了双方的理解与共识,促进了双方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附嘉宾简介:
李春林现任挪威科学技术大学(NTNU)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终身教授,挪威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欧洲区副主席,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试验方法委员会核心委员,国际英文学术期刊《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Geotechnical》编委。李春林毕业于中南矿业学院(现中南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瑞典律勒欧(Lule?)工业大学岩石力学博士。曾任律勒欧工业大学副教授,瑞典布力登矿业有限公司(Boliden Mineral AB)采矿岩石力学工程师,挪威科技大学泰米克创新公司(Dynamics Rock Support AS)技术总监。
李春林的专业领域是岩体性质评价、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地下空间岩体加固和支护理论、实践与科技创新。他的主要、并且在国际学术界深具影响的贡献是岩体锚杆支护理论和岩爆支护创新技术。李春林深入研究、推广了高地压条件下岩体支护采用屈服构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全面利用金属锚杆材料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开发出高强、大变形的屈服能量锚杆D-bolt。该锚杆已经在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金属矿山大量用于岩爆支护。由于D-bolt的成功工业化,李春林在锚杆使用者中赢得了D-bolt之父的称号,也在国际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界赢得了学术创新的声誉。该技术2013年获得瑞典原材料集团(Raw Materials Group)北极光科技奖。李春林曾多次参加采矿、隧道、水电地下工程施工、岩体稳定分析、岩爆、岩体支护、地应力测量等方面的工程咨询工作,如:不丹Tala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加固和巴基斯坦Neelum Jhelum水电站地下厂房的设计和施工。

来源:研究生新闻中心 吴冬